报告: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
能力建设中心 发布时间:2020-03-10 阅读数:1244 分享至:

新华财经北京3月9日电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与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3月9日联合发布《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报告。这篇报告是双方近一年的合作研究成果,综述了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运用的一些具体案例,讨论了这些运用所面临的障碍,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从政策和产业支持角度提出了建议。

报告展示了中国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案例,这些案例表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应用到绿色金融领域。这些运用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成本、效率、安全和数据真实性等方面的改善,也可以为金融监管在标准推广、统计、审计与反洗绿等方面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服务。

2017年,中国政府宣布在五省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用于探索和示范绿色金融理念。浙江省湖州市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的实践脱颖而出。

金融科技在提速增效和加强透明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人保财险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的经验显示,金融科技可以赋能解决小微企业绿色融资障碍和提升巨灾保险理赔效率。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贷通”已累计帮助1.3万余家绿色小微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而人保财险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实现了定损理赔最快在第4天(含3天公示)完成支付。

另外一个案例是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率先在湖州市进行试点,目前已完成了湖州市辖区内全部36家银行与人民银行端湖州市中心支行的联网。该系统实现了绿色信贷数据的全量、实时逐笔报送,有利于中国人民银行对辖区内银行绿色信贷的信息精准统计、管理和业绩评价。

第四个案例是湖州银行的绿色信贷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金融科技的技术手段,解决商业银行面临的绿色项目信息获取的可靠性、可信性和风险问题,有效提升绿色信贷识别能力。

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戴青丽说:“报告中展示的案例显示了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开发创新的绿色金融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在中国国内推广,也可输出到其它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使用金融科技,探索如何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绿色金融发展和环境挑战应对将从这些创新项目中受益。”